昆山出口加工区于2000年4月27日经国务院批准设立,2000年9月6日第一家通过国家验收,并于10月8日正式封关运作,成为中国首家封关运作的出口加工区。2006年12月经国务院批准,开展拓展保税物流功能和开展研发、检测、维修业务试点,成为全国首批开展拓展功能七个出口加工区之一。
昆山出口加工区位于国家级昆山经济技术开发区内,规划建设面积2.86平方公里,基础设施建设已全部完成。目前,已引进入区注册项目103家,其中工业企业90家,物流企业13家。引进项目总投资18.04亿美元,注册资本8.81亿美元,实际到帐外资6.58亿美元。已投产企业82个,其中工业企业75个,物流企业7个,从业人员8万人。2007年完成进出口总额315.78亿美元,其中出口208.52亿美元,平均每平方公里进出口超过100亿美元;工业产值销售1256亿元,年均每平方公里产值销售超400亿元。已形成了电子信息、光电、精密机械产业和保税物流产业集群。2007年笔记本电脑产量3800万台,占世界产量近40%,数码相机产量1000万台,手机、导航仪产量1000万台。
昆山出口加工区保税物流园规划为三期,一期150亩已建设完毕,建成3.8万平方米保税仓库和4万平方米物流场站;二期340亩正在建设11万平方米保税仓库和2万平方米产品展示中心;三期220亩由5家物流企业开工建设17万平方米保税仓库,全部建成后将拥有32万平方米保税仓库和2万平方米展示馆。自2007年1月试点工作正式启动以来,运作情况良好。截至2007年底,已有7家物流企业开展保税物流业务试点,物流企业进货入库金额82.74亿美元;出库金额88.69亿美元,物流企业营业收入7164万元。开展售后服务的生产型企业达24家,售后服务收入3.02亿美元;开展维修业务企业8家,维修业务收入7013万美元;开展检测业务企业1家,检测业务收入0.17万美元。2008年1—3月,物流企业入库金额达32.53亿美元,出库金额达21.83亿美元。
昆山出口加工区拓展保税物流功能试点工作的开展,使出口加工区成为具有以保税加工为主,保税物流为辅,以及研发、检测、维修业务功能齐全的综合型保税区域。
进口免税
生产所需的机器、设备、模具、维修用零配件,基础设施建设所需的机器、设备、建设用基建物资,自用的办公用品,免征海关关税和进口环节税。
入区退税
在中国境内的区外企业货物出口到区内可享受国家有关增值税出口退税的优惠,从区外入区的国家机器、设备、原材料、零部件、元器件、包装物料,合理数量的建筑材料等,按出口办理退税。
进料保税
加工出口产品所需进境的原材料、零部件、元器件、包装物料及消耗性材料全额保税。
出口免税
加工复出口的产品免税。
差额征税
综合物流企业采取差额征收营业税,即(营业收入-营业支出)×税率。
出口加工区之间的进出货物免税
加工区与加工区之间产品、原辅料、机器设备等进出货物免税。
外汇管理
区内货物销往境外不需办理出口收汇核销手续;向境外支付不需办理进口付汇核销手续。
配额许可证
货物可以在加工区和其他国家之间自由进出。除国家另有规定外,不需配额和许可证。
企业生产等使用的水、电、气的增值税可以退还。
国家规定的其他有关优惠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