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实现1685亿元,年均增长39%;实际利用外资累计实现23亿美元,在全市占比迅速提高……”十年前,这里还是一个小渔村;十年后,她已经跻身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在沿海荒滩上强势崛起。
盘锦辽东湾新区开发建设十年来,从无到有,从弱到强,发展活力和竞争力日益增强,已经成为全市乃至全省对外开放的一面旗帜,成为牵动盘锦发展的强力引擎。
回望十年路,辽东湾新区所取得的重要成果,令世人瞩目,令盘锦人自豪。
综合实力显著增强。十年来,辽东湾新区地区生产总值累计实现485亿元,年均增长44.7%;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实现1685亿元,年均增长39%;财政收入累计实现82.8亿元,年均增长106%;实际利用外资累计实现23亿美元,在全市占比迅速提高。各项指标持续走在辽宁沿海重点园区前列,成功跻身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
港口建设实现重大突破。在资源型城市经济社会转型过程中,盘锦决策层深刻认识到港口对于开放发展的决定性作用,从战略高度规划建设港口,亿吨大港建设迅速推进。发展至今,盘锦港已晋升为国家一类对外开放口岸,成为和国内著名港口具有同等开放地位的重要口岸。纵横域内外的集疏运体系,使盘锦成为东北及内蒙古东部地区最近的出海口,成为全省唯一同时跻身辽宁三条通往欧洲国际大通道的节点城市。近两年,盘锦海关正式挂牌,联检大厦投入使用,通关查验服务体系全面升级,保税物流中心主体完工,盘满欧集装箱国际班列开通运营,海陆双向开放格局不断向纵深推进。
产业集聚日益凸显。10年来,盘锦市牢牢把握发展质量和效益这个根本,依托港口和地域的独特优势,着力打造世界级石化及精细化工、国内领先的特色装备制造产业基地。发展至今,兵器精细化工及原料工程、长春石化、忠旺铝材、中储粮等一批投资体量大、对全局具有支撑性作用的重大项目纷纷落户。临港物流、现代服务业以及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等战略性新兴产业蓬勃发展。大项目、小巨人、楼宇经济共同发力,初步形成了具有独特优势且富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
新城建设快速推进。盘锦市始终坚持科学规划有序发展,为未来留足发展空间,大力推进港产城联动互促发展。统筹推进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体系、生活服务设施、创业孵化基地建设,基本完成了路网水网电网等基础设施布局,高标准建成了完整的教育体系,建成了盛京医院、体育中心、图书馆、大剧院、博物馆、规划展览馆等一批公共服务设施,城市功能日益完善。特别是大连理工大学的进驻,使盘锦教育水平和科技支撑能力得到了本质的提升。
创新创业蓬勃发展。盘锦市先后组建了大连理工大学盘锦研究院、和运合成橡胶研究院等一批科研院所,加快建设创业载体和创业平台,引进了东华软件和清华大学启迪孵化器,同时借鉴上海自贸区等经验,复制创新76项体制机制改革事项,推行“四不模式”,使新区人气、商气加快集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