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月,汽车制造、装备制造、现代医药三大产业集群产值增长18.3%,高于全区6.1个百分点 本报讯昨日,从有关部门获悉,我区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取得新成效--今年1-7月,汽车制造、装备制造、现代医药三大产业集群共实现产值93.2亿元,同比增长18.3%,高于全区平均水平6.1个百分点。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和重庆市关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部署要求,推动新常态下经济转型升级发展,年初,区委、区政府疏理确定了“9+33”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任务清单,明确实施9项重点突破任务、33项推进任务。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即为9项重点突破任务之一。 对应国家、重庆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方向,我区结合实际,集合各种资源要素,重点发展汽车制造、装备制造、现代医药三大产业集群。汽车制造重点发展商用车、乘用车,大力培育新能源汽车、智能汽车;装备制造重点发展锻压、液压设备及自动化生产线、高端船舶配套、页岩气设备等高端智能设备制造;现代医药重点发展现代中药、生化制药、医疗器械及医用材料。 作为牵头责任单位,区经信委及时制定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实施方案,与万州经开区经发局等部门单位合力推进。一方面,积极向上最大化争取支持,帮助江东机械搬迁扩能产业化智能改造建设、馨葳机械年产100万套车轮总成及20万台车架和配件、龙翼生物纳米医用器材等3个项目获得了3.23亿元国家专项建设基金支持,为我区汽车制造、装备制造、现代医药三大产业集群发展注入了新动力,预计这3个项目竣工投产后可新增产值12亿元,实现利税1.1亿元。另一方面,用好用活2亿元区级工业发展专项资金,重点围绕调结构、促创新、降成本三个方面给予企业扶持,并深化服务,着力化解三大重点产业企业在发展中面临的困难与问题,引导和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 统计显示,今年1-7月,全区汽车制造行业完成产值53.82亿元,同比增长20.8%;现代医药行业完成产值15.45亿元,同比增长17.1%;装备制造行业完成产值23.95亿元,同比增长13.9%,三大特色产业集群总体呈现出较快发展势头。 而且,长安跨越年产3万辆S460面包车、馨葳机械年产60万套车轮总成及10万台车架一期等6个重点项目竣工投产,美豪汽车玻璃年产30万片汽车挡风玻璃等8个重点项目开工建设,锯切设备产业园、万州医药产业园等3个续建项目顺利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增量不断形成、快速崛起壮大。 区经信委有关负责人介绍,将继续整合资源要素,重点推进汽车制造、装备制造、现代医药三大产业集群项目建设,力争全年竣工投产20个重点工业项目,开工建设12个重点工业项目,推进3个续建项目建设,确保全年三大产业集群产值达到130亿元以上,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迈上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