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常态新作为。
2014年,吉林省经济发展蹄疾步稳绘就激情创业新画卷;精准发力奏响情系民生大爱无垠最强音!
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黄沙始到金。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吉林省主动适应发展新常态,发挥“五大优势”,推进“五项举措”,加快“五大发展”,众志成城,披荆斩棘,吉林省经济呈现稳中有进的良好态势,呈现出“一稳三升三高”新亮点。一组组数据提振发展信心:全年GDP增长6.5%,在东北板块最高;农民人均纯收入首次超过万元;工业利润突破1300亿元,地方级财政收入增长4%,居东北地区首位;粮食总产量达到706.56亿斤,,粮食单产保持全国首位;民营经济主营业务收入近3万亿元,增长10%……
一年来,吉林省主动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全力以赴稳增长、调结构、抓改革、促开放、优环境、惠民生,激发后发动力,迈出的每一步都异彩纷呈。
稳,经济增长企稳犹如压舱石,开启吉林省经济发展稳中有进、稳中提质新局面欲粟者务时,欲治者因势。科学认识和把握形势,是做好经济工作的基本前提。稳增长,无疑是2014年吉林省经济发展的关键词。面对经济下行压力的一度加大,吉林省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多措并举。
从去年6月长客“闯入”世界杯,中国地铁首进南美市场,到11月首获“准高速”铰接动车组出口订单,签约制造“赤道动车组”,一年来,中国北车长客股份公司捷报频传,不断刷新着创新发展的新里程。
一个项目就是一个增长点,今天的项目就是明天的支撑。奥迪Q工厂项目正式启动,成为继一汽丰越20万辆扩能重大项目之后,又一个整车扩能和转型升级的重大突破,是去年吉林省最大的工业项目。
积极实施精准招商,紧盯大项目好项目,强化产业链招商。一批科技含量高、拉动力强的工业大项
目陆续开工建设、试车投产。吉林众鑫化工有限公司通过攻关改造,5000吨/年异戊烯醇装置实现达产达标,产品质量达到世界领先水平。
过去,没有自己的出海港口成为吉林省的一大憾事,直接影响着贸易格局和外向型经济发展。
“新蓝海”航线的复航、“内贸外运”跨境运输航线的启动,标志着吉林省“借港出海”战略初获成功,拉近了吉林与世界的距离。如今,这两条陆海联运大通道正使得东北亚国家由地图上的“隔海相望”变成现实中的“握手相连”,一个以珲春为中心的图们江区域经济圈正在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