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8月1日从北京市文化局了解到,今年1月至6月,北京市共进行了营业性演出10689场,吸引观众448.23万人,实现票房收入5.6亿元,分别比去年同期增长2.92%、0.41%、0.86%。
今年上半年相比去年同期演出场次有所增加,但演出收入却基本持平,这是因为首都剧院联盟发起的演出低票价政策加大了力度,让更多观众受益。今年,市文化局支持首都剧院联盟将低票价补贴政策惠及范围,从原来的30家剧场扩大到45家,将100元以下低价票座位数从原来占剧院座位总数的20%扩大到30%。这使得演出市场平均票价进一步下降,很多原创优秀作品得以走进市民的文化生活。
从各演出类型来看,今年上半年演出儿童剧最活跃,共演出2031场,占演出总场次的19%。这些儿童剧题材多样,内容丰富,出现了许多制作精良的优秀剧目。5月底,第六届北京儿童戏剧季在国家大剧院开幕,带来《三只小猪·变变变》等6部国内外精彩儿童剧。2013年北京“春苗行动”优秀少儿题材剧目展演也在6月拉开帷幕,汇集了少儿京剧《少年马连良》等30台精品力作,极大地丰富了北京市少年儿童的文化生活。
此外,相声曲艺演出、传统戏曲和话剧演出也表现不俗,分别占总演出场次的17.3%、16.9%和16.9%。
一个值得注意的新现象是,今年上半年,旅游驻场演出有些缩水。曾经生意红火的天地剧场、红剧场、市工人俱乐部、华侨城大剧院等驻场旅游演出场馆的演出规模明显下降,以前演出《神话武林》的中国木偶剧院大厅,以及天桥杂技剧场则干脆停演。业内人士分析,近年来,北京旅游演出市场中几乎一半以上的收益由旅行社获得,演出方经营非常困难。演出缩水,是演出商与旅行社利益长期倒挂的必然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