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闵行宝山如何提升自身“内涵和气质”
2017-01-13
摘要 作为上海将重点培育的4个主城片区中的两大成员,闵行与宝山将如何提升内涵和气质,走出自己的转型新路?且跟小编去研读一下

  作为上海将重点培育的4个主城片区中的两大成员,闵行与宝山将如何提升内涵和气质,走出自己的转型新路?且跟小编去研读一下闵行和宝山刚出炉的区政府工作报告。

  闵行和宝山,同属于上海的城郊结合部地区,在经济发展和社会治理上遇到的问题也大同小异。当前,面对各种矛盾和难题,作为上海将重点培育的4个主城片区中的两大成员,这两个区将如何提升内涵和气质,走出自己的转型新路?且跟小编去研读一下闵行和宝山刚出炉的区政府工作报告。

  闵行:两个统筹、违建“清零”、美丽家园

  【亮点句】盘活195区域内拟转型发展的存量工业用地,重点推进16个地块成片转型升级落地见效,支持优秀开发主体与社会资本参与区域开发和功能配套建设。

  【小编点评】从这一句话里,可以看出什么?小编看到的是,闵行去年以来提出的“两个统筹”平台--统筹区域经济发展平台、统筹城市发展平台。而一些街镇干部看到的,可能是街镇的“权”被收了上去,今后镇里的产业地块,将由区里园区和公司来统筹开发,进而实现更高层面的转型升级。

  这是一个地区发展思路和模式的转变。过去,市郊经济发展主要是以街镇为主导,靠的是土地等资源要素的大投入,但如今,闵行可持续发展所依赖的资源逐步趋紧,建设用地增长空间极为有限,同时部分镇和村里的低端产业和低效用地问题比较突出,旧有的发展模式逐渐走入了死胡同。出路在哪里?目前,闵行通过搭建区域经济平台,来全面统筹闵行发展的相关资源,推动经济职能重心上移,实施规划引领、发展资源、联合开发、招商引资、政策扶持等六方面的区级统筹。

  接下来,闵行区将形建立完善以区属国资为主导、社会资本参与的区域经济发展平台体系,建立统筹联合开发机制,推动全区的产业区块高质量转型。

  【亮点句】持续抓好环境综合整治。围绕“决胜2017”,加强重点拆违和专项拆违,“五违四必”环境综合整治任务实现“清零管理”。对梳理出的733幅整治后土地进行综合施策、分类推进,力争完成95%的土地修复处置任务。

  【小编点评】说到环境综合整治,闵行的“业绩”应该是十分辉煌的。一上来,“许浦经验”就成为全市“五违四必”整治引领标杆。此后,闵行的拆违数据更是一次次让外界大跌眼镜。2016年,闵行全区拆除存量违建约1300万平方米,远超年初定下的1200万平方米拆违目标,占全市拆违量的四分之一。

  进入新的一年,闵行区更是自加压力、乘胜追击,提出了“决胜2017”,今年要基本建成“违建清零区”。同时,该区的河道整治也在紧锣密鼓推进中,力争要在今年8月底前完成129条黑臭河道的整治。

  【亮点句】突出精细化管理,拓展工作内涵,深化“网格化+”。推广平安小区协同治理“田园模式”,小区覆盖率达到95%以上。巩固住宅小区综合治理成效,抓好“美丽家园”建设。加快邻里中心建设,基本实现城市化地区全覆盖。

  【小编点评】在闵行区委书记赵奇看来,这几年该区各项工作的一个最大成绩,就是广大党员干部观念实现了转变,那就是从过去只盯着“经济发展”中心,转到了“打扫战场”上来,在城市管理、社会治理上全方位“补短板”。

  邻里中心建设,是一个重要抓手。闵行地处城乡结合部,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辖区公共服务资源供给无法有效满足居民需求,如何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闵行区自2015年下半年开始,探索邻里中心建设,在街镇与村居之间的片区层面上,以一公里为服务半径,搭建的综合性社区服务治理平台,力争用五年建成100座邻里中心。到目前为止,闵行区已建成了27座邻里中心,在百姓中普遍赢得了较好口碑。

  今年,闵行区将全面推进“美丽家园”建设,将把各种要素和资源聚焦到“小区”这个平台上,消除小区顽症、提升改造环境、加强基层治理,切切实实提升百姓的获得感、满意度。而背后的深意,则是通过一个个项目“撬动”百姓参与美丽家园建设,进而形成党建引领下的居民自治共治体系。

  宝山:拥抱互联网、南大地区、文艺范

  【亮点句】过去五年,宝山产业升级取得重要进展。成功创建张江高新区宝山园,重型燃气轮机、海洋装备、机器人、卫星应用、新材料等先进制造业快速发展,邮轮产业、大数据、平台经济、云计算、移动互联网等“四新”经济和现代服务业加快集聚,飞凯新材料等一批国内外知名企业和林肯电气等一批跨国总部顺利落户。

  【小编点评】从地图上看,宝山的区域形状就像一片树叶。这片树叶若要绿意盎然,一方面要倚靠上海这棵大树,有效实现市区、区区对接联动,另一方面要不断汲取科创的营养,方能不断实现产业转型升级。

  过去五年,“绿叶”生机盎然。宝山紧抓“实体经济”不放松,让钢铁、物流等传统优势产业与互联网嫁接;围绕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一带三线五园”产业布局呼之欲出;发力“邮轮经济”,推进本土邮轮制造发展并延伸邮轮产业链。同时,上海石墨烯功能型平台等一批重大转型项目落地,宝山成为全国最大的钢铁产业互联网集聚地,高新技术企业总数达220家。

  小编认为,要看一个老工业区如何立足自身拥抱互联网,不妨研究一下宝山案例。

  【亮点句】建设人居和谐的南大生态区。按照“生态优先、环境重塑、功能综合”的理念,加速推进地区整体开发。提升环境质量。全面完成南大地区生态环境综合整治和征收腾地工作,完成安置房建设任务,推进生态绿地建设,建成骨干路网。确定总体功能规划定位。加快核心区功能开发。

  【小编点评】产业的转型升级,必然依托着地区的转型升级,才能真正实现生态、产业、城市空间的“深度融合”。宝山南大地区,这块昔日藏污纳垢的脏乱地块,正在发生一场前所未有的蜕变。

  去年10月25日,南大核心区1.62平方公里通过“五违”整治验收后,工作人员便马不停蹄地开始了南大东块的“五违”整治。这是一块难啃的硬骨头,违建面积达96万平方米,其中国有土地违建面积占80.6%。但就在今年内,宝山区政府就要彻底解决“五违”问题,决心可见一斑。

  也在今年,宝山将全面推进南大生态区开发。加快签约腾地进程和企业征收补偿,开工建设35万平方米安置房,推进祁连山路、南大路等4条骨干道路和社区服务中心、学校等15个市政公建配套项目建设。

  根据规划,绿地将占据南大地区40%的面积。环上大科技圈,将促其实现产城融合发展。更完善的商业商务和基础设施配套,则使其彻底改变模样。小编特别期待这片中环绿洲宜居城的全新亮相。

  【亮点句】今后五年,宝山将着力提升文化影响力。在城市更新中融入文化元素,提升城市文化内涵,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加快推进“一院一厅四馆”为核心的重大城市功能性文化设施建设,优化镇级文化中心和体育中心功能,着力构建“15分钟公共文化服务圈”和“15分钟体育生活圈”。

  【小编点评】今后,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已不再是中心城区市民的专属。

  刚过去的2016年,宝山市民过足了戏瘾。一年间,京剧《贞观盛世》、黄梅戏《女驸马》、话剧《一夫二主》、儿童剧《泰坦尼克号》等15部经典剧目在宝山上演。

  不仅是“宝山大剧荟”,由“春之樱、夏之邮、秋之艺、冬之阅”组成的宝山“文化四季”,让宝山一年到头文化活动不断,也让这些本土的文化品牌辐射力渐显。政府还搭建了“星舞台”,激发文化的“神经末梢”,让越来越多的宝山“民星”脱颖而出。

  今后五年,宝山将优化“一村一居一舞台”等公共文化服务平台,加快推进宝山“篮球城”等特色体育项目发展,提升公共文化体育服务社会化、专业化水平。还将有樱花大剧院、长滩音乐厅等更多高大上的文化场馆建成。那时候的宝山,是不是更添了几许“文艺范”呢?

分享到:
您可能感兴趣的园区
更多 >>最新招投资讯news
首页
城市
招商
项目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