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彬县围绕“科学发展、富民强县”主题,把招商引资作为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升级的主要途径,抢抓机遇,积极谋划,使招商引资工作取得显著成绩。全年全县签约招商引资项目60个,总投资131.51亿元,完成到位资金71.36亿元;争取上级资金16.4亿元,其中到位资金14.7亿元。在全市招商引资工作中被评为一等奖。
新春伊始,该县抓早动快,提前谋划招商引资工作,在收假后第一天召开全县招商引资和争资争项工作动员会,对全县23个经济管理部门、2个综合部门及13个镇下达招商引资和争资争项目标任务。全县全年计划策划包装推荐项目60个以上;签约项目资金120亿元以上,完成到位资金60亿元;引进10亿元以上项目2个、3亿元以上项目4个、1亿元以上项目10个。在全县吹响新一轮招商引资“集结号”,为县域经济发展谋好篇,布好局。
创新招商措施 优化招商环境
“招引方式向更加理性、更富创新、更广领域转变。坚持‘四个不招、四高为先’的原则,以期实现资源配置的最优化、综合效益的最大化。”这是该县近年来招商引资工作始终坚持的标准。
为了解决“招什么、怎么招”,“去了怎么谈、来了怎么谈”等问题,该县邀请专业人士对组建的招商队伍进行了全面培训,进一步提高招商队伍素质;选择区域招商。实施“东联西进”战略,不仅把环渤海、长三角、珠三角和大西安作为主攻方向,还将陇东、宁东和新疆以及中亚五国的企业作为招商重点;完善招商策略。利用西洽会、投洽会等平台,结合“一区七园”发展方向,采取叩门招商、蹲点招商、点对点招商,确保招商见成效。今年,该县把4月和8月作为全县集中招商月,将分别赴京津唐环渤海、长三角、珠三角、丝绸之路经济带等地区对接洽谈中华宝骑电动汽车、明超电缆等20个意向项目。
“在彬县投资环境好,政府服务周到,程序办理简单。”这是彬县义乌商贸城王经理的深切感受。为了给客商创设良好的服务环境,该县推行“1120”服务制度。即一对一包抓,一站式办公和每月20个宁静工作日。对已落地的项目,实行项目常态化跟踪督办,建立全县招商引资重点项目统筹推进制度。落实县级领导联系企业、包抓项目制度,定期召开招商引资评审会、点评会、推进会;建成的彬县市民中心,精简了行政审批流程,做到项目从审批到生产经营实行“一站式”办公和“一条龙”服务。同时,今年该县推行每月“20个宁静工作日”制度,为企业营造了良好的生产发展环境,确保招商企业“引得进、留得住、长得快、富得起”。
完善考核机制 严格奖惩措施
今年,该县建立健全考核奖惩推动机制,修订完善《彬县招商引资考核奖惩办法》、《彬县招商引资奖励扶持暂行办法》,对工业、农业、旅游服务业等5大类招商项目的投资规模、投资强度、奖励扶持做了重新修改,形成一套科学、合理、稳定的考核体系。对各镇各部门项目的策划包装、引争落地、实施达产等情况全程跟踪,建立一月一通报,一季一排名,半年一总结,年终算总账,每月统计汇总工作情况,定期督办,定期通报,确保考核质量和效果。同时,把招商引资和争资争项工作考核纳入年终目标责任制考核,实行一票否决,极大保障了招商引资和争资争项工作的有序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