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城市简介
尼木县隶属于西藏自治区,地处西藏中南部、雅鲁藏布江中游北岸,位于自治区中南部,距拉萨市147公里,系西藏前、后藏的结合部。西部与日喀则地区南木林县相邻,东部与曲水县相接,南部与日喀则地区仁布县、山南地区浪卡子县相连,北与当雄县接壤。总面积3275.8平方公里。全县总人口34044人(2012年)。
尼木县下辖1个镇、7个乡。境内有吉嘎曲德寺,以及古代西藏造桥专家汤东结布造的尼木铁索桥等景点。2013年,尼木县地区生产总值达到5.15亿元。

行政区划
尼木县辖1个镇、7个乡:塔荣镇、麻江乡、普松乡、卡如乡、尼木乡、续迈乡、帕古乡、吞巴乡。共有35个行政村。县人民政府驻塔荣镇。
位置境域
尼木县地处西藏中南部、雅鲁藏布江中游北岸,位于自治区中南部,地处北纬29.4°。东经90.1°,距拉萨市147公里,系西藏前、后藏的结合部。西部与日喀则南木林县相邻,东部与曲水县相接,南部与日喀则地区仁布县、山南地区浪卡子县相连,北与当雄县接壤。总面积3275.8平方公里。
地形地貌
尼木县居雅鲁藏布江中游北岸,地势是北高南低,尼木河两岸为代表的河谷地区,地势平坦。平均海拔3800米以上,境内最高点穷母岗峰,海拔7048.8米,最低点为玛曲河汇入雅鲁藏布江处,海拔为3701米。
气候特征
尼木县属高原温带半干旱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夏季雨水集中,辐射强,年日照时数2947.8小时。年均温6.7℃,1月均温-40℃,7月均温15.0℃,年降水量295.3毫米,无霜期为260天。自然灾害主要有干旱、山洪,泥石流,虫灾,霜冻和冰雹。
人口
2000年,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尼木县全县总人口27375人。
2003年,尼木县全县总人口3万人。
2006年,尼木县总人口3万人。其中:塔荣镇总人口6082人、吞巴乡总人口2308人、续迈乡总人口5030人、普松乡总人口1947人、帕故乡总人口2979人、麻江乡总人口2219人、克如乡总人口1094人、尼木乡总人口5716人。
2012年,尼木县全县总人口为34044人。
民族
尼木县以藏族为主,藏族占总人口的99.6%。
教育
尼木县1751年创办第一所僧官学校,1916年创办了医算学校,是当时西藏地方政府的医算机构,也是西藏惟一的一所高等学府。全县有中小学24所(包括初中1所,小学8所,教学点15个),县中心幼儿园一所,共有教职工260人。中学和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分别为97.98%和99.71%,在校生巩固率分别为98.31%和99.47%。2010年,尼木县制定出台了《尼木县人民政府资助大学生学费实施办法(试行)》,出资42.373万元,对自2009年考上大学的234名农牧民家庭子女和城镇低保家庭子女学费进行了全额资助。2012年,对考上大学的农牧民子女和城镇低保家庭子女学费进行全额资助,共资助481人,投入资金125.3万元。
风景名胜
著名寺庙、吞巴乡吞达村、吞巴景区、吞弥·桑布扎故居、米珠通门林寺、日措卓娃塔、尼木铁索桥、麻江穷母岗日峰、安刚热水河。
优惠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