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泰山工业园区西依京沪铁路、京沪高速公路以及拟建的京沪高速铁路,南傍京福高速公路,104国道,区位交通条件得天独厚。园区已实现道路、供水、排污、供电、供热、天然气、通讯“七通”。
山东泰山工业园区管理委员会作为泰安市泰山区政府的派出机构,代表泰安市泰山区政府行使规划、建设、管理、服务、监督等职能,按照“精简、统一、效能”的原则,建立了完善的服务体系,实现了 “一个窗口对外、一站式审批、一条龙服务”。
山东泰山工业园区以完善的基础设施、优美的生态环境、优质的管理服务,吸引了大批中外客商前来投资兴业。目前园区建成企业达到100家,形成了输变电设备、高端装备、纺织服装、生物制药、新型材料5大产业基地。2011年园区全年实现销售收入125亿元,工业增加值41亿元,完成税收2.98亿元,其中国税完成1.06亿元,地税完成1.92亿元,形成区级财政收入1.14亿元,招商引资国内到位资金14亿元。
2012年,泰山工业园将按照区委“科学发展求突破”的总基调,立足推进园区发展实现转型升级,全力实施“创新提升”工程,围绕“一二三四五”的工作思路,再造新优势,实现新发展。力争全年完成招商引资16亿元,实现销售收入140亿元,形成税收3.3亿元,区级财政收入1.3亿元。
园区于2000年开始规划建设,当时名称为泰山高科技园,作为泰安市高新区的“区中园”,2002年初,随着市委、市政府决定建设泰安高新技术开发区南区,泰山区委、区政府为进一步拓宽发展空间,着手规划建设泰山区东部新区,规划面积30平方公里,规划范围:东起芝田河(过东岸500米)、西到天烛峰路(原泰佛路)、南起繁荣大街、北至天烛峰景区,2003年1月,东部新区分区规划经市政府批准(泰政函[2003]3号)。2006年3月,正式设立为省级开发区——山东泰山工业园区,几年来,山东泰山工业园区按照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质量服务,高效率运转的要求,不断优化投资环境,加大基础设施投入,强力推进招商引资工作和大项目建设,园区发展初具规模。完善了水、电、通迅、排污、绿化等配套设施,初步形成了五纵四横的主干道路网络(五纵:天烛峰路、明堂路、科技西路、科技中路、华益路,四横:碧霞大街、泰前大街、创业大街、繁荣大街),已实现道路、供水、排污、供电、供热、天然气、通讯“七通”。
2011年园区将围绕“一个目标,两个转变,三大重点,四个强化”开展工作,为实现东部新区“新城区、新思路、新发展、新跨越”的目标做出应有的贡献。
主要任务目标:
--实现招商引资国内到位资金14亿元,同比增长27%;
--实现销售收入125亿元,同比增长25%;
--实现工业增加值41.25亿元,同比增长25%;
--实现利税10亿元,同比增长25%;
--实现税收2.5亿元,同比增长25%;
--实现地方财政收入1亿元,同比增长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