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沂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成立于1992年,建区20年来,临沂高新区始终高举“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旗帜,坚持科技兴区、创新强区、工业立区的发展思路,全区经济总量、发展速度、科技创新、环境建设等方面不断实现新发展、新跨越。2011年6月15日,国务院正式批准临沂高新区升级为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成为全国革命老区中第一家国家高新区,上演了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创新奇迹,一座现代化的科技新城正快速崛起在红色沂蒙的广袤大地上。
临沂国家高新区现规划面积192平方公里,下辖两个乡镇(街道),52个村居社区,总人口16.8万人。园区被确定为省级生态示范园、省级循环经济示范园、省级电子信息产业园、省级节能环保产业基地。2005年,高创中心被国家科技部认定为国家级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科技孵化器中心还先后被确认为临沂留学人员创业园、临沂大学生科技创业见习基地、山东省小企业创业辅导基地。
2011年,临沂高新区技工贸总收入、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固定资产投资、地方财政收入等增幅都在50%以上;在全省20个高新区中,9项主要经济指标总量均进入前十位,7项增幅位居前五名。自2008年以来,临沂高新区主要经济指标增幅连续三年居全省20个高新区前列。凭借着一流的发展环境、一流的产业政策、一流的服务平台,成为国内外客商为之倾慕的投资宝地和创业沃土。
积极推进"二次创业",大力实施"自主创新、科技强区"战略,依托临沂主城区,建设鲁南苏北地区电子信息、生物制药和科技孵化高新技术产业基地;新能源、新材料和先进制造业基地;生态农业观光旅游示范基地;现代商贸物流加工基地,打造山东省鲁南城市带高新技术产业和先进加工制造业高地。
规划布局
"一城八区"的规划布局。
"一城":打造临沂未来生态科技城。
"八区":电子信息产业园区、新能源产业园区、生物医药产业园区、新材料产业园区、先进装备制造产业园区、科技商务区、工业物流园区、生态旅游风景区。
一个综合服务中心:包括行政中心、商住区,位于高速公路以西区域。 三个功能中心:高新技术孵化中心,仓储物流中心和高效农业、观光旅游服务中心。
道路交通规划
在高新区现有路网基础上形成以快速路、主、次干路呈方格网状的布局结构,形成"五纵六横一环"的城市道路骨架。
五纵:民兵——富山路、泉重——戈九路、工业三路、206国道、临西十一路——科技大道。
六横:山前——北园路(北三八路)、解放路、金雀山路、沂河路、湖北路、南外环路。
一环:西部山区旅游观光外环路(与涑河观光带相衔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