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区介绍
空港经济开发区位于首都国际机场西侧1公里处,东经116°35′48″,北纬40°04′20″。地处北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区,四季分明,光照充足,全年气温平均值11.5℃,多年风速平均值2.2米/秒,平均年降水量610.2毫米,日照百分率60%,地面相对湿度62%,最大冻土深度75厘米。
本区属于著名的京杭大运河—温榆河二级阶地,地势平坦,地面坡度为1.7‰以下,地面标高海拔26.4—30.4之间。
本区地层为第四系全新统,属河湖沉积层,以河流冲积亚砂土亚粘土夹粉细砂层为主,岩性岩相对稳定性中等,承载力(R)一般在10—15吨/平方米,建筑物抗震设计按地震裂度8级设防,地下水位1.6—4.5米,地表水无腐蚀。
北京天竺空港经济开发区于1994年1月经北京市政府批准成立,位于首都机场西侧1公里,总体规划面积6.6平方公里,是首都临空经济高端产业功能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成立17年来,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空港开发区始终坚持科学发展、坚持依托首都国际机场,历经“起步、壮大、提高、跨越”四个发展阶段,实现了经济社会全面发展、高端发展、带动发展。现已出让的土地平均每公顷投入1.5亿元,实现产出2.8亿元,实现出口供货额8194万元,实现税金2480万元,单位土地产出在全国同类开发区中名列前茅。
园区已吸引来自20个国家和地区的450家企业入区发展,投资总额达540亿元,项目平均投资额1.2亿元,其中跨国公司90家,世界500强企业有21家在开发区设立了36个项目。空港开发区形成了航空物流产业,吸引了如国航股份、中航油、中航材公司等60余家中外知名航空物流企业;电子信息产业吸引了如北京索爱普天移动通信、罗森伯格亚太电子、北广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电子信息企业40余家;文化创意产业吸引了如北京宝洁技术有限公司、北京雅昌彩色印刷有限公司、北京长城华冠汽车技术开发有限公司等具备文化创意产业特征企业60余家;现代服务业吸引了如华夏基金、华欧航空培训及支援中心、华普航空发动机等服务性企业50余家。
空港开发区培育壮大了空港股份(股票代码:600463)和空港物业两大企业集团,建立了从土地开发到物业管理的一条龙、全产业链式的集团化经营体系,实现了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目前自有企业总资产达30亿元,年利润超过1亿元。
空港开发区充分发挥品牌辐射带动作用,分别与赵全营镇合作开发空港C区、与木林镇合作共建“木林高端制造业基地”,为地区经济社会建设做出积极贡献。
2011年,开发区完成税收70亿元,同比增长75%,占顺义区20%;其中地方财政留成16亿元,同比增长60%。
空港经济开发区地处“北京临空经济功能区”的核心地带,地理位置得天独厚,交通方便快捷。国家一级公路101国道京密路贯穿园区南北,从园区出发驱车5分钟可上机场高速、京承高速,15分钟上机场北线、机场南线、五环路、六环路等重要交通干线。开发区距北京市中心25公里,距北京货运站、顺义货运站、张辛货运站15公里,距天津港150公里。
周边分布机场高速、京承高速、机场北线、机场南线、101国道,轻轨机场线、地铁M15号线等,出行十分便利。
商业&金融
区内有中国银行、工商银行、建设银行、农业银行、交通银行、民生银行、北京银行、北京农商行等多家实力雄厚的金融机构。
园区内及周边分布着多家星级酒店,其中有皇冠假日、和园景逸等2家五星级酒店,碧云天、金航国际、富驿时尚、国都、上行格调、丰荣君华等6家四星级酒店,蓝天、嘉伦特、空港快捷、空港花园、东航商务、锦航商务、京林大厦等17家三星级酒店,可提供周到方便的商旅住宿条件。
园区周边分布着欧陆广场、荣祥广场、荣和广场、香花畦广场等大中型购物中心,集购物、餐饮、娱乐于一体,其中超市有京客隆、华联、华润万家、婕妮璐等,餐厅汇集了川菜、湘菜、粤菜、上海菜、港式、台湾及日本、韩国、越南、土耳其、泰国、印度、法国、意大利等各种风味,可以满足各类人群的不同饮食需求。
教育&医疗
园区周边3公里内,有国际学校、新英才学校、北京英国学校、美国美语学校、海嘉国际双语学校、万科幼儿园、北京第二实验小学顺义分校、北京四中顺义分校等十余家中、外资基础教育机构。
园区周边5公里内,有和睦家诊所、空港医院、首都机场急救中心、顺义国医院、天竺医院等中、外资医疗机构。
优惠政策
软件和信息服务业是国家重点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也是本市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并具有全球化发展潜力的重要产业。做大做强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对于进一步提升本市信息产业的国际竞争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信息化与工业化的有效融合具有重大意义。为抓住建设创新型城市和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发展机遇,把软件和信息服务业打造成本市重大战略性支柱产业,提出如下指导意见。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把全面提升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发展能力作为迎接新机遇和新挑战的战略任务,重点提升自主创新能力、高端发展能力和对国际资源的调动能力,努力创造发展环境更优、企业规模更大、创新水平更高、新兴产业成长更快的局面,推动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又好又快发展并实现新的突破。
二、总体目标
到2012年,全市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实现总收入超过4000亿元,增加值在全市地区生产总值中的比重超过12%,从业人员达到50万人,并培育出年营业收入超过100亿元的企业。2012年后,要在新起点上继续发展,保持本市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全国第一的地位,强化首都支柱产业地位,使北京成为在全球有重要影响力的软件和信息服务业中心城市之一;把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核心区建成全国最大的软件技术创新基地、新兴产业孵化基地、居世界前列的软件和信息服务产业集聚区。
三、重点任务
(一)以基础软件和工业软件为核心,打造中国核心软件产品主要生产基地,软件产业收入达到1000亿元。
结合实施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大力促进操作系统、数据库、3S(遥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和全球定位系统)软件、信息安全软件等软件产品的发展,加快工业软件的产业化步伐,培育以移动平台软件为代表的高端嵌入式软件产业,支持软件产品的服务化转型,显著提升软件业的自主化、产业化水平。
(二)围绕十大应用领域,鼓励研发行业解决方案,信息技术服务业收入超过1000亿元。
以交通(重点是高速铁路、轨道交通等)、能源(重点是新能源、智能电网等)、制造业、物流、政务、金融、电信、传媒、医疗、医保社保等行业和领域的大型信息系统工程为核心,增强高端咨询能力、设计规划能力,形成一批大型综合解决方案,成为国家信息化工程的主要建设者和高端集成服务商。
(三)引领新一代互联网技术应用,强化中国互联网中心地位,互联网内容产业收入达到1000亿元。
保持本市在门户网站、搜索引擎、网络游戏等方面的领先优势,大力发展电子商务、社区网络、网络视频、数据库服务、数字出版等新兴内容产业,打造全国网络电视基地,不断提高创意能力、增值能力、聚合能力和传播能力。
(四)加快推进三网融合发展,提升信息传输服务业的水平,成为1000亿元级的全球信息传输新枢纽。
面向3G移动通信网络、20兆入户宽带网络和交互式有线电视网络等新网络平台,发展位置服务、智能导航、视频监控、网络电视等新型运营业务,不断提高网络增值服务水平。发展数据中心、呼叫中心、容灾备份中心等信息化基础设施服务产业,积极支持各大集团总部在京建立专业化的指挥调度中心和商务信息中心,拥有一批辐射全球的商务信息总部。
(五)巩固本市在全国IT服务外包产业和软件出口领域的领军城市地位,提升外包层级,成为出口超过100亿美元的服务外包中心。
积极扩大外包企业规模,提升承接离岸服务外包的能力和水平,发展外包交付和再发包中心,强化本市在国内服务外包产业的领先地位。支持国际知名企业在京扩大研发中心和地区总部,使本市成为跨国公司首选的全球软件和信息服务业总部基地之一。
(六)大力发展软件和信息服务业新型业态,成为中国新兴产业发展最活跃、成长最迅速的城市。
紧紧抓住云计算和物联网等新技术带来的产业创新机会,引导和推动新一轮创业浪潮的兴起,通过产学研联盟等方式,培育新的产业增长点,积极打造世界级创新型软件和信息服务业企业。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统筹协调,建立推进机制和服务体系。
建立指导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发展的统筹协调机制,明确部门分工,加快协调推进。将软件和信息服务业纳入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发展规划,促进其快速发展。
加强专业化促进机构和行业协会建设,支持建立数据调查、资质评估、项目监理、质量测试、咨询设计、国际市场服务等方面的中介服务体系。
(二)突出扶持重点,建设引领产业发展的核心企业群体。
实施“打造一批大集团、聚集一批大总部、做强一批高端企业、培育一批高成长企业”的“四个一批”工程。集中资源扶持大企业、新型企业和快速成长的企业,重点支持10家左右领军企业和300家左右骨干企业。
加强银企合作,促进企业兼并重组。加强市、区县联动,积极推进有重大发展潜力的项目。鼓励和支持区县引进国内外知名IT企业总部落户北京。
(三)集成使用政策,完善政策体系。
以降低企业运行成本作为改善发展环境和完善产业政策体系的核心,进一步加大在人才、科技、技术改造、高技术产业化、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的政策扶持力度,同时通过整合利用各项政策措施,共同推进软件和信息服务业的发展。
(四)加大政府投入,改善投融资环境。
在政府设立的产业引导资金中,保证有一定比例的资金用于软件和信息服务业,为重大研发和产业化项目以及促进企业兼并重组、建立投融资体系、培育新型业态、扩大市场应用、建设公共服务平台等提供资金支持。
发挥中小企业投融资平台的作用,建立与担保公司、政策性银行和商业银行的合作渠道,切实解决软件和信息服务业企业融资难问题,为企业兼并重组等项目提供金融支持。
支持在京设立软件和信息服务业投资基金,吸引风险投资和产业投资等各类投资机构在京集中,使本市成为软件和信息服务业的资本中心。
(五)加强自主创新,突破关键技术。
鼓励企业承接和参与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对承担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和本市重大科技项目的本市软件和信息服务业企业,落实地方配套资金。
鼓励体制、机制创新,支持开展以企业为主体的自主创新活动,在云计算、物联网、基础软件、移动计算、可信计算等重点和新兴产业领域,加大研发投入力度,实施技术标准战略,支持技术联盟发展。
(六)加强人才引进和培养,强化人才优势。
在全球范围内引进产业发展急需的高端人才,尤其是新兴产业领军人才和世界级技术专家。充分利用好中央“千人计划”和本市“海聚工程”的平台,凝聚大批掌握前沿技术的创新创业人才。
完善对高级管理人才和技术人才的引进和奖励政策,加大奖励力度,将重点信息服务业企业纳入人才奖励范围。
做好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引进人才和接收急需专业毕业生的有关工作,保障重点企业的人才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