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环境
通路 : 区内道路长 5900米,路面宽30米,与京周路、燕东路相连。
通电 : 建有 11万伏变电站一座,分布5个变电箱,满足入驻企业的用电需求。
通气 : 有天然气加压站一座,供气量 10000方/小时,随时满足企业的需要。
通讯 :建有程控电话局一座,备有 25000门程控电话网。
通宽带网 :宽带网为企业提供高效、畅通、内容丰富的信息平台。
通铁路专用线 : 基地内有25公里铁路专用线与京广铁路、京原铁路相连,可办理铁道部部令专列,为产品辐射全国、流向世界提供了便利的条件。
通暖 :建有 3台10吨的蒸汽锅炉,每小时可为企业提供20吨蒸汽,可满足不同企业的需要。
通水 :建有水厂一座,日供工业用水 10000立方米;由自来水公司供给生活用水,日供水量5000立方米,管线长度均为6000米,并实行双管线供水,确保企业的正常运营。
排水 :建有污水处理厂一座,污水雨水管道近 10000米,日处理污水10000吨,实行雨、污水分流排放。
通有线电视:歌华公司有线光缆已进入基地。
一平 :土地平整。
绿化 :投资 2000万元进行景观建设,绿化率达到47%,成为花园式精品基地。
园区介绍
北京石化新材料科技产业基地位于首都西南燕房卫星城东部,初期规划总面积约30平方公里,是全国首批62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之一,是北京市和中石化进行战略合作的重要载体,也是房山区重点规划建设的五大产业基地之一。2009年,在国际金融海啸席卷全球的关键时刻,北京市委、市政府审时度势,抓住国务院调整振兴石化产业的重要机遇,做出了深化燕房合作、建设北京石化新材料科技产业基地的战略部署。加快建设石化新材料基地,发展高附加值、高科技含量、低污染的石化新材料产业,吸引重大项目落户首都,是贯彻落实国务院石化产业调整振兴规划,加快首都产业结构调整,推动基础产业优化升级,深化燕山石化公司与房山区紧密合作,统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举措,也是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服务中央在京企业,有效扩大投资需求,促进首都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重要内容。
区位优势
基地地处北京西南重要门户地段,位于中国京津冀都市圈中心枢纽地带,产业发展辐射到整个中国环渤海地区。对外交通联络便利,距离北京中心城区仅35公里,临近京港澳高速和北京六环快速通道,轨道交通将于2011年底直达基地。境内公共设施健全,居民出行便利,城市绿化覆盖率达到46.3%,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到16.2平方米,均高于北京市平均水平,被评为中国国家卫生区。社会事业繁荣发展,医疗卫生设施健全,教育质量达到北京城区水平,文化体育活动丰富多彩,精神文明建设成果丰硕。人文环境良好,居民综合素质较高,学习创新氛围浓厚,是北京市学习型城市建设先进地区。
配套设施
基地基础设施规范科学,建设水准高, 已达到“十通一平”,是北京市基础设施较为完备的花园式精品工业基地。
通路 : 区内道路长 5900米,路面宽30米,与京周路、燕东路相连。
通电 : 建有 11万伏变电站一座,分布5个变电箱,满足入驻企业的用电需求。
通气 : 有天然气加压站一座,供气量 10000方/小时,随时满足企业的需要。
通讯 :建有程控电话局一座,备有 25000门程控电话网。
通宽带网 :宽带网为企业提供高效、畅通、内容丰富的信息平台。
通铁路专用线 : 基地内有25公里铁路专用线与京广铁路、京原铁路相连,可办理铁道部部令专列,为产品辐射全国、流向世界提供了便利的条件。
通暖 :建有 3台10吨的蒸汽锅炉,每小时可为企业提供20吨蒸汽,可满足不同企业的需要。
通水 :建有水厂一座,日供工业用水 10000立方米;由自来水公司供给生活用水,日供水量5000立方米,管线长度均为6000米,并实行双管线供水,确保企业的正常运营。
排水 :建有污水处理厂一座,污水雨水管道近 10000米,日处理污水10000吨,实行雨、污水分流排放。
通有线电视:歌华公司有线光缆已进入基地。
一平 :土地平整。
绿化 :投资 2000万元进行景观建设,绿化率达到47%,成为花园式精品基地。
北京房山科技工业园燕房基地是北京市第五大产业基地——石油化工新材料产业基地核心区,其发展受到了北京市政府领导的高度关注。对世界 500强企业及重大投资项目实行优惠的土地政策和税收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