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环境
荣昌县是重庆市西大门,与四川省内江、泸州接壤,幅员面积1079K㎡,以浅丘为主,平均海拔380m,有大小溪河151条,分别流入沱江和嘉陵江,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7.8℃、降水1117.8㎜、日照1282小时、无霜期327天,四季分明,气候温和,雨量充沛,适合动植物生长繁衍。全县总人口83万人,其中城镇人口22万人,劳动力丰富而廉价。耕地面积123.49万亩,粮食总产30万吨,2008年GDP110.03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329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5156元。
园区介绍
重庆荣昌工业园区(原重庆市板桥工业园区)是2002年经重庆市人民政府批准设立的首批全市16个特色工业园区之一。园区位于重庆市西大门荣昌县,规划面积25.5平方公里,已建成6平方公里。现入驻园区企业131家,已建成投产的企业90家,在建企业41家。包括上海铭源集团、美国嘉吉公司农标普瑞纳、重庆力帆摩托车制造公司、重庆华森制药公司、华西希望集团、安徽华泰集团、四川巨星农牧集团、浙江汇宇集团、江苏雨润集团、四川铁骑力士集团等世界500强和国内民营企业500强的企业,初步形成了以生物医药(兽药)、饲料、机械加工、食品加工、纺织为支柱产业的工业体系及产业集群。
园区按照“合理布局产业,聚集产业集群”的原则,重点完善“一区三园”工业体系,即重庆荣昌工业园区下设板桥工业园、杜家坝工业园、广顺工业园。
板桥工业园:园区位于荣昌城区内,规划面积16平方公里,已建成4平方公里,“十一五”期间还将规划拓展3平方公里,现已入驻企业104家,已建成投产的企业63家,在建企业41家,主要发展机械加工、生物医药(兽药)、饲料、食品加工、照明电器、水暖卫浴、机电等产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总投资9亿元,一期投资4亿元,已实现了水、电、气、路、排污等“七通一平”,架设有供水、供电、供气专线,具有日供水5万吨、日供气30万立方米的能力,有110千伏和35千伏变电站及供电开闭所各一座。
杜家坝工业园:园区位于荣昌县主城区东北部,规划面积3平方公里,已入驻企业15家,主要发展以热电联产为支撑的精细化工工业。
广顺工业园:园区位于荣昌县城西七公里处,规划面积6.5平方公里,已入驻企业12家,主要发展煤矿、电力、建材、冶金、轻纺等工业。
区位优势
荣昌处于重庆“一小时经济圈”内,同时,荣昌又是重庆的“西大门”,地处川、渝、黔“西三角”经济发展带的结合部,是川、渝两地经济发展的桥头堡,与四川省泸州市、内江市、自贡市、宜宾市、资阳市等几个中等城市相邻。通过发达的立体交通网络,荣昌的产品可覆盖重庆、四川、云南、贵州、陕西、甘肃、宁夏、新疆、广西等广大区域,辐射近3亿人口的巨大市场。由于荣昌处于川渝经济结合部,还将享受川渝经济协作的优惠政策。
荣昌交通运输业较为发达,成渝铁路、成渝公路、成渝高速公路横贯县境,有客货运火车站4个(县城火车站距园区只有3公里),成渝高速公路在县境内有3个出入口,有二级客运汽车站3个;40—90公里内有3个水运港口可提供集装箱出海运输;县内交通网络密布,公路等级不断提高,配套产品运输便捷,为企业的原料和产品进出提供了优越的交通条件,对于降低运输成本非常有利。
园区优惠政策
1、税收优惠政策
生产性企业:固定资产投资在500万元—1000万元的项目,从投产年度起,该企业上缴增值税、营业税、所得税县级分享部分,前3年按50%由同级财政奖励企业,用于扶持企业进行产品开发或技术改造;固定资产投资在1001—5000万元的项目,从投产年度起,该企业上缴增值税、营业税、所得税县级分享部分,前3年按80%由同级财政奖励企业,用于扶持企业进行产品开发或技术改造;固定资产投资在5001万元以上的项目,从投产年度起,该企业上缴增值税、营业税、所得税县级分享部分,前3年由同级财政全额奖励企业,用于扶持企业进行产品开发或技术改造。
经市级以上部门认定为高新技术或科技创新型投资企业的,从投资经营年度起3年内,该企业上缴的增值税、营业税县级分享部门由同级财政奖励企业,用于扶持企业进行产品开发或技术改造。3年期满后,经市级以上部门认定仍为高新技术或科技创新型企业的,未来3年内,该企业上缴的增值税、营业税县级分享部分的60%由同级财政奖励企业,用于扶持企业进行产品开发或技术改造。
增值税:一般纳税人适用税率17%,其中中央留成75%,县级留成25%。
营业税:市级留成40%,县级留成60%。
所得税:按西部大开发政策规定,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项目,企业所得税减按15%计征,其中中央留成60%,县级留成40%。
2、土地优惠政策
工业园区对入驻的照明灯饰类企业提供优惠的土地政策。
3、规费优惠政策
荣昌执行的规费政策是:固定资产投资在 500 万元以上的生产性项目,建设期间,属县级收取的行政性收费全免 (工本费除外),经营性收费减半收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