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重庆摩托车产业集群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
2018-08-03
摘要  重庆的摩托车产业集群是典型的卫星式产业集群。卫星式产业集群一个关键性特征是分包商与核心企业之间、多层分包商之间频繁进行链式知识互动,核心企业利用其在分工协作网络中的强势垄断地位,协助与之相配套的外包、下包多层小企业体系进行与主企业相适应的技术创新与产业升级过程,实现集群协同创新和整体协同演进。但是卫星式集群存在着销售和投入依赖外部参与者、有限的技术影响了竞争优势两大问题。
  地纬招商网(www.zhongguozhaoshang.com)为大家总结为以下三个方面:

  (1)专业化分工与网络协作有待进一步完善

  整车企业追求“大而全”。当企业向上游扩展,追求零配件的企业内部自给自足,但在企业资源、实力有限的情况下,其结果反而限制了企业规模的进一步壮大。产业集群中的企业也不同程度地存在追求“小而全”的倾向。一些企业经营者不甘心做配角,在经营企业的过程中,既想在上游产品上赚钱,又想在中间产品和成品销售中赢利。结果,大量“小而全”企业在同一个集群中的存在,不仅影响有潜力的大企业成长,而且削弱了小企业的赢利能力和发展空间,阻碍了产业链的延伸,从而危及集群的自我发展和集群竞争力的提升。
摩托车产业
  (2)行业创新开发能力较弱

  在政府的大力支持和推进下,重庆摩托车产业集群的创新环境较好,创新服务体系也比较健全。但总体而言,由于产业集群内部多数企业的综合实力较弱以及创新动力和能力较差等制约,产业集群创新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特别是企业作为创新主体的地位不够明显,缺乏内生的核心技术。装备水平虽然位居国内领先地位,但是跟国际顶尖水平相比,技术还是很落后的,摩托车以中低档为主,并且存在投资分散、收益率低的问题。
摩托车产业
  (3)众多企业处于全球价值链的低端,同质化严重

  重庆摩托车产业集群虽然在国际市场上具有一定地位和影响,但与欧美、日本的摩托车企业相比,重庆摩托车企业和产品仍处于全球价值链的低端。产业集群虽然不断有新企业大量进入,但多分布在价值链的相同环节,定位于中低端市场,趋同定位和同质化竞争的问题较为突出。由于同质化的竞争,又大多以低成本为竞争优势,自然很容易陷入低价低质的恶性循环。
  摩托车产业
  更多资讯内容请关注分析解读版块
分享到:
您可能感兴趣的项目
更多 >>最新招投资讯news
首页
城市
招商
项目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