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太阳能光伏产业存在的问题分析
2018-05-02
摘要 我国光伏产业发展具有较长的历史。至2010年,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一大太阳电池生产国,有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和国际知名度的光电生产企业,已形成具有规模化、国际化、专业化的产业链条。我国已经初步形成光伏产业链,从多晶硅、硅片、电池到组件及系统,其中硅片不管是单晶硅还是多晶硅已经是世界上最大的产业基地,主要分布在辽宁、河北、河南、江苏、浙江和江西,太阳电池与组件主要是江苏、河北、浙江等地,在产量上居世界前列;比较薄弱的是多晶硅和光伏逆变器产业,多晶硅已经有十多家陆续投产,主要分布在四川、河南、重庆、青海、内蒙、湖北、江苏、江西等地,我国从北到南形成了光伏产业扎堆式、井喷式发展。
  地纬招商网(www.zhongguozhaoshang.com)为大家总结为以下三个方面:

  (一)过度依赖国际市场

  首先,立足全球,在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中,因西方国家削减了光电产品价格补贴,直接导致了中国许多太阳能电池企业的倒闭。近期,欧盟国家对光伏产业的扶持力度不断减弱,国外市场的利润不断减少,我国的光伏产业面临着严峻的挑战。随着美国等国家开始对我国的光伏产品进行“双反”,光伏产品在销路上受到了严重的限制。此时,一些光伏企业开始尝试开辟新的国外市场,如向日本等国家市场,然而,这种解决方案依然没有触及太阳能光伏产业发展瓶颈之根本,受制于人的模式也不会得到改善。
光伏产业发展步入健康发展阶段
  其次,反观国内市场方面,发展受限也是太阳能光伏产业一直将重心放在国际市场的重要原因。我国的能源结构依旧是以煤炭、石油等传统一次能源为主,而居民用电也是由国有五大电力公司垄断,新能源产业根本无法进入。即使国家在新36条。中指出了,要进一步放开电力市场,鼓励民间资本参与电力建设,鼓励民间资本参与风能、太阳能、地热能、生物质能等新能源产业建设。但具体实施方案的缺乏也使得民营资本对于进入公共能源领域只能望而却步。

  (二)严重依赖政府补贴

  由于目前光伏发电的成本高于传统能源发电,因此各国对光伏发电都进行了各种形式的贴补,以弥补企业的亏损。今年我国仅金太阳项目一项需补贴94亿元人民币;此外,国家还需对4GW光伏发电补贴近20亿元人民币。而2011年国家的财政收入是10万亿元,仅以上两项补贴就相当于国家财力的0.114%,且尚未将“光电建筑一体化”补贴、光伏发电输送补贴和往年已建成光伏电站发电补贴等计算在内。
光伏产业发展步入健康发展阶段
  毫无疑问,补贴其实又是把“双刃剑”,在推动光伏产业发展的同时,也是制约其按照市场规律“独立”发展的重要因素。扶持光伏发展是人类探讨新能源过程中必须付出的成本,但是对于这一成本,一个国家只能承担能够承担的部分,并且能够长期、稳定地承担,直至光伏产业完全市场化不再需要承担的那一天。只有合理的扶持,才能加速让百姓用上最清洁能源的进程。

  (三)发展产能过剩

  我国的太阳能光伏产业目前正处于一个非常微妙的时刻:一方面,太阳能光伏产业属于新能源产业,投资炙手可热;另一方面,近年来许多地方盲目建设,粗放扩张,目前已出现严重的产能过剩,企业的利润空间越来越小。2009和2010两年中国太阳能电池板出口量成倍增加,而国外太阳能市场却接连出演企业破产的戏码,其中包括德国、美国着名光伏企业大亨。然而,尽管中国光伏企业全球市场份额的占有率很高,但是中国企业还是不得不直面产业爆炸式增长的严重负面影响——产能过剩。太阳能电池板的产能大大超过全球总需求量,结果导致产品价格直线下降。如今,面对超额的产量,中国太阳能企业挑战“自杀式”价格,为了减轻库存压力,企业一路压低价格。
  光伏产业发展步入健康发展阶段
  更多资讯内容请关注分析解读版块
分享到:
您可能感兴趣的项目
更多 >>最新招投资讯news
首页
城市
招商
项目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