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未来IPv6产业发展前景分析
2018-04-17
摘要  IPv6产业从信息化发展的必然趋势来看,下一代互联网必将是基于IPv6的互联网,从IPv4向IPv6的过渡是互联网发展的必然趋势。IPv6从产生到现在已有10余年的时间,之所以还没有走向真正的大规模实用化阶段是因为其技术的发展还存在一些问题,面临着一些挑战。主要表现在缺乏创新应用技术融合的速度慢,过渡问题尚未得到很好解决:支持IPv6的产品和设备较少,且大多缺乏严格的测试和验证:IPv6试验网的规模还较小,商用网的规模也不大,提供的服务种类有限等。未来应该继续在标准制定、产品研发、商业应用、业务创新等方面开展进一步工作。未来IPv6的发展将呈现出以下四个主要趋势:
  地纬招商网(www.zhongguozhaoshang.com)为大家总结为以下四个方面:

  1 标准制定上的协作和联合

  与IPv6产业相关的标准化组织包括IETF(互联网任务工程组)、ITU-T(国际电信联盟远程通信标准化组)。3GPP(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等,各个组织有不同的着眼点和侧重点。
IPv6产业
  2 产品研发更具广度与深度

  IPv6协议族是一个庞大的体系,包含了多种相关协议,在协议制定方面应该考虑到现行互联网上的所有应用,并为之制定IPv6环境下的标准。

  3 科学研究与商业应用并重

  在IPv6产业的技术研究层面,需要重点考虑协议和设备的测试验证、与现行网络的互通和转化。网络运营中的控制与管理、与多种无线通信技术的融合、关键应用的设计和研发等,这对于推动IPv6实用化至关重要。

  4 业务创新将成为主题

  杀手级应用是推动新的网络技术实用化的第一推动力,业务创新是网络技术发展中的永恒主题。

  我国目前IPv4和IPv6地址的拥有量都不容乐观。截止到2008年6月中国拥有的IPv4地址数量达到1.58亿个,占全球IPv4地址数量的5.9%。56.9%的IPv4地址资源集中在美国,日本占5.8%。在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等机构的大力推动下,与2007年12月相比,2008年6月中国IPv4地址拥有量已经从世界第三位跃升至世界第二位,超过日本,仅排在美国之后。截止到2008年6月,中国大陆共分得IPv6地址排名世界第十七。IPv6地址距离实际应用尚远,在IP地址的过渡阶段,IPv4地址仍是稀缺宝贵的资源,仍需承担大部分的地址供给任务,IPv4地址的实际拥有量会直接影响IPv6地址的申请规模,现阶段拥有的IPv4数量越多,将来申请IPv6地址就越容易。

  针对上述现状,作为我国国家IP地址分配管理机构,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对过渡时期我国IP地址申请的规划、分配、管理机制进行了科学调研论证,指出在过渡阶段要双管齐下,无论是IPv4还是IPv6地址,都要加大申请力度。一方面申请足够的IPv4地址,以避免出现过渡到IPv6之前IPv4地址已经不够的窘境另一方面也要积极申请大量的IPv6地址,为将来IPv4网络向IPv6网络的基本迁移做地址资源准备,规划整个网络布局。
  
  更多资讯内容请关注分析解读版块
分享到:
您可能感兴趣的园区
更多 >>最新招投资讯news
首页
城市
招商
项目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