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我国桃产业发展存在哪些问题?
2018-03-20
摘要  桃树栽培起源于我国西北的陕甘地区,现广泛分布于我国西北、华东、华北、西南、东北五个产区;华东桃产区以南方品种群为主;西北和华北桃产区几乎所有的品种群都有栽培;南方桃产区更适合发展早、中熟品种;而北方桃产区发展中、晚熟品种具有优势;西北的陕甘桃产区发展早、中、晚熟品种都有优势,同时也是设施桃发展的重点区域。
  地纬招商网(www.zhongguozhaoshang.com)为大家总结为以下三个方面:

  1、生产技术水平低,果品质量差

  国际市场优质桃一般具有大果型、外观美、品质优、耐贮运等特征。我国桃一般果个较小,品质较差,肉质软,只能就近销售,而优质、硬溶、耐贮运的中、晚熟品种所占比例甚小。主要原因在于:果农盲目种植,标准化、区域化生产还未形成规模;优良品种不足,先进的栽培与管理技术不到位;不注意水土保持,盲目使用化学农药和化肥,造成对环境的严重污染;只注重产量,树形不合理,挂果数量大,优质果率很低,比照桃先进国家如美国、日本等具有较大差距。
生产技术水平
  2、采后处理环节薄弱,果品档次低

  长期以来,我国桃采后处理十分薄弱,许多果农甚至根本没有采后处理的概念。在美国等先进国家,鲜桃采摘后首先进行清洗、降温,尔后进行分级、包装、冷藏,销售。在分级时,淘汰残次果,实行优质优价;经包装、冷藏,保护果品,便于远销,提高果品档次。日本桃果销售店对桃果的分级和包装都十分重视。
生产技术水平
  3、生产组织形式落后,小生产与大市场矛盾突出

  目前我国桃的生产主要是一家一户的小农方式,生产规模小,专业化程度低,没有能力采后处理,更谈不上打造知名品牌。而日本农户生产出的果实采摘后经初步筛选送到农协的选果场,利用较先进的机械设备,一次性完成单果重分级、激光测糖和果实包装。农协解决了日本桃生产中规模小而分散的农户生产如何参与大市场的问题。
  生产技术水平
  更多资讯内容请关注分析解读版块
分享到:
您可能感兴趣的项目
更多 >>最新招投资讯news
首页
城市
招商
项目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