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地方发展香菇产业存在哪些问题?
2018-03-14
摘要  江城县从90年代初期开始进行食用菌人工种植,并且以香菇、平菇为代表的袋料食用菌栽培技术已日趋成熟,种植面积逐年增加,产量逐年提高,效益明显增长,形成了一部分专业大户和生产能手,规模从单家独户单棚生产逐步发展到现在的基地化、合作社化生产经营。但与全县其他产业相比,香菇种植的规模小,产业分工专业化水平低,产业发展相对滞后,缺乏市场竞争力.目前,进驻我县的香菇产业龙头企业有3家,即林鑫公司、兴边生物科技开发公司和江城县食用菌有限公司,有5个食用菌种植专业合作社。
  地纬招商网(www.zhongguozhaoshang.com)为大家总结为以下六个方面:

  1 种植成本高,农户难于承担 香菇产业是高投入高产出产业,投资大、效益高、风险大,建设一亩香菇大棚,竹木结构需投资4.3万元,钢架结构11万元。加之菌棒投入以1.5万棒/亩,4.5元/棒计,合6.7万元,种植香菇一亩至少要投资10万元。可见,一般家庭是难于承担的。
香菇产业
江城县香菇产业发展存在哪些问题?

  2 企业生产加工设备技术落后,生产效率低、菌棒生产规模小、能力弱,香菇菌棒生产速度相当缓慢。目前菌棒生产能力远远不能满足香菇种植需求,在正常生产的条件下,5条菌棒生产线月生产菌棒16万棒,即兴边公司月生产6万棒;三江食用菌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月生产3万棒;林鑫公司段家寨生产线月生产3万棒;江城食用菌有限公司营盘山生产线月生产3万棒;坝卡食用菌专业合作社月生产1万棒;但由于气候条件、生产设备、资金运作等各方面因素的影响,难于保证正常生产,所以月生产菌棒在8-10万棒。

  3 菇农文化素质偏低,香菇种植户(管理户)种植技术和管理水平、经验不足,需要进一步加强培训和学习。而且,在70余户种植管理户中,实际参与种植管理的当地农户很少,只有10余户,多数是外来打工户,很难带动当地农户参与种植管理,农户积极性不高,报有观望态度。

  4 负责香菇种植技术的公司技术员是外地人,在指导过程中,语言交流上会造成当地农户难以接受情况,同时,作为外地人员没有很好掌握当地自然条件、气候条件,所讲解的技术不适宜当地实际情况,所以,建议要培训当地人员作为技术员来指导香菇产业;

  5 企业生产的菌包质量难于保证,出菇率底,直接影响了鲜菇产量和收入。

  6 企业与种植管理户之间没有签订具有法律效力的种植协议、收购协议等合作协议。
  
  更多资讯内容请关注分析解读版块
分享到:
您可能感兴趣的园区
更多 >>最新招投资讯news
首页
城市
招商
项目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