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发展农村文化产业的思考与分析
2018-01-04
摘要   作为文化母体的农村,在创造了宝贵的物质财富的同时,也创造了丰富多彩的精神财富。文化艺术的起源在农村,经过历史的积淀,凝聚为一个民族的共同财富。到了一定的历史阶段,农村朴素的文化以人们的流动迁徙为载体,进入城市之后,就发生了根本变化,更具新鲜气息和时代特色,成为在农村文化所衍生的更具鲜活性的文化元素,使一个民族的文化走上愈加时尚、先进的良性循环。
  发展农村文化产业的思考

  (一)发展农村文化产业突出特色

  上面说过的农民画,虽然存在着低价贱卖等不尽如人意之处,但是,如果没有表现东北地方特色的艺术感染力,绝不会一路走到今天。在农民画的作品里,地方特色表现得淋漓尽致:屋檐下玲珑剔透的冰溜子与火红的辣椒串形成对比,田野里铺天盖地的白雪和红袄绿裤形成反差,还有还有那抓一把能攥出油来的黑土地和这黑土地上收获的金黄。这里的作品为什么能与上海金山、陕西户县分庭抗礼,成为中国民间绘画各具特色的领跑者,就是因为东北农民画的艺术风格、表现手法和作品中所反映的地域风情、生活习俗是其他地方所没有的。
农村文化产业
  (二)脱离政府的扶持不行

  这一点不能说是决定性的,但确是至关重要的。可以说,在任何时期、任何历史发展阶段,政府对农村文化产业发展都具有不可替代的主导性、导向性、推动性作用。早在1998年《文化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的意见》就明确提出:“农村各级文化主管部门和单位,要增强产业意识,积极探索发展农村文化产业的途径。农村有着非常丰富的文化资源,既要采取措施,加以保护,又要制定优惠政策,充分开发利用,使资源优势变为产业优势,促进农村文化产业的发展。”2006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要扶持农村业余文化队伍鼓励农民兴办文化产业。2007年党的十七大报告强调,要加大投入力度,加强社区和乡村文化设施建设。2008年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把“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明显推进,农村文化进一步繁荣”确定为农村改革发展的目标任务。各级地方政府更是通过更加具体的措施积极推动和扶持农村文化产业发展。
农村文化产业
  (三)提高农民文化素质

  群众文化干部肩负着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众文化活动提高农民文化素质,培养文化产业人才的历史重任,这是实现农村文化产业化的根本所在。提高农民文化素质,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而群众文化所起的作用又是潜移默化的,所以,我们要一如既往地广泛开展农村群众文化活动,使农村的全员文化水平逐步提高,使广大农民能够接受并赶上现代文化的潮流。
  
  更多资讯内容请关注分析解读版块
您可能感兴趣的园区
更多 >>最新招投资讯news
首页
城市
招商
项目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