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第一季度,青海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经济运行实现了“开门红”,一份闪亮的答卷让“十三五”的开局分外耀眼:
2016年第一季度,青海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经济运行实现了“开门红”,一份闪亮的答卷让“十三五”的开局分外耀眼:其中,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5亿元,同比增长13%;完成工业销售收入62.52亿元,同比增长17%;完成工业增加值20亿元,同比增长14%。
高新区按照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和省委要求的总目标,突出提升高新区科技创新能力,近年来,工业经济快速发展、产业规模不断壮大、转型升级成效显著。
产业格局优化凸显特色优势
几年来,青海高新区认真落实省、市委和政府及开发区管委会各项决策部署,积极应对经济下行压力,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全面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高新区经济保持了持续稳定增长的良好态势。
“十二五”期间,园区生产总值、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实现成倍增长,分别比“十一五”增长2.4倍、2.3倍和3.8倍。
经过数年发展,已成为全省现代中藏药生产基地,以高原特色动植物资源为依托的保健品生产基地和绿色食品生产基地,以数控机床、专用车、石油机械为重点的先进装备制造业生产基地。
进入“十三五”开局,园区产业结构转型呈现出新特点:主导产业调结构、促转型成效初显。中成药制造和食品工业产值增幅继续保持在25%以上,特色资源精深加工及中藏药产业实现产值35亿元,占园区工业总产值的57%,同比增长24%;
珠峰药业围绕药品、保健酒、饮料、生物肥、饲料开展招商合作,成功引进了浙江佐力药业进行“百令片”产能升级,实现了单品销售过亿,同时虫草菌粉在“医+养”领域有望实现重大突破,是园区重点培育的百亿元企业之一;
威德生物成功引进美国风投基金2000万美元,对低聚果糖生产线进行工艺改造,实现产能升级,已成为全球规模最大的菊粉生产企业及园区重点培育的百亿元企业之一;
康普生物进一步加大对原料基地、终端产品及销售市场的开拓,进入园区重点培育的50亿元企业行列;
随着小西牛乳业扩能项目建成,天露乳业技改项目投产,2家乳品企业具备了年处理20万吨鲜奶的加工能力,已成为全省乳品行业的领军企业;
金诃藏药依托我省首个企业国家重点实验室,进行以“安儿宁颗粒”为代表的传统藏药二次开发,形成了13个大类共68个品种,2015年产值突破5亿元;
益欣药业1个产品进入国家基药目录,3个产品进入国家医保目录,2个产品进入省基药目录,企业产能进一步释放,产品竞争力不断提升。
根据2015年国家高新区评价结果通报,青海高新区在全国115个评价单位中,可持续发展能力名列81位,高于呼和浩特、银川、海口等省会城市高新区,为西部地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依靠科技进步促进转方式、调结构提供了重要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