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6-14
今年3月起,我市全面开展三个“100天”扬尘整治行动。活动伊始,记者曾随环保部门到混凝土搅拌站堆场进行扬尘污染治理专项检查,看到部分企业堆场内烟尘滚滚、车辆带泥上路。如今,第一个“100天”已过去,情况怎么样?日前,记者随环保部门再次回访这些企业,看到堆场整治取得了阶段性的效果,特别是扬尘规范化管理方面成效初显。
接下来,我市将通过抓好典型、加快整改问题堆场、加强联合执法等措施,深入推进第二个“100天”的扬尘整治。
1企业治理扬尘走上规范化管理之路
在混凝土企业中,假如堆场管理不善、环保设施不到位极易造成扬尘污染。走访中,记者看到部分企业走上了规范化管理的道路,扬尘治理更有效。
在经开区广西大都混凝土集团有限公司内,看到的不是尘土飞扬,而是绿树花圃,一些工人正忙着在绿化带种上新的树苗和花苗。因为公司规范了扬尘治理流程,整个生产区干干净净,扬尘几乎消失,所以整个混凝土生产区的环境不需要太操心。记者看到,整个堆场是全封闭的,完全看不到任何堆放砂石等原材料的地方。只见一辆辆运输原料的车子进入公司后,经过冲洗便直接开到料场卸料。卸料区属于全封闭区域,入口处采用条形的塑料门,车子半进入料场就可以卸料,条形塑料门上还安装了喷淋系统,这样卸料时就能形成“双重防护”,防止扬尘出现。“上料、储料、下料、搅拌、卸料、运料全部实现封闭自动化生产。” 该公司现场负责人黄剑锋介绍。
车辆进出要冲洗,这是一个必经的环节。此外,该公司还配备了专门的洒水车,除了给厂区洒水,场外的路口也会洒水。黄剑锋说:“今年以来,公司一共投入400多万元对扬尘防治系统进行升级换代。不仅把堆场改造成全封闭,还增加车辆清洗系统,购置专用洒水车等。”如今,广西大都混凝土集团有限公司的规范化管理吸引许多混凝土企业前来参观取经。
在当天的回访中,记者在广西福基混凝土有限公司见到,该公司堆场内建起了半封闭的大棚子,并安装了2000多个喷淋系统;广西桂威商品混凝土有限公司则投入300多万元建设料场半封闭大棚……多数企业从露天堆场、没有喷淋系统、车辆进出不冲洗到现在的设备完善、流程规范等,扬尘治理逐步规范化。
据南宁市环保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在第一个“100天”中,不少混凝土企业和工业企业根据自己的情况探索有效的管理办法,并积极整改,提炼升华,涌现一些比较典型的企业,形成示范带动作用。
2部分堆场整改进度还需加快
然而,走访中记者也发现,部分企业存在整改缓慢、道路未硬化造成的扬尘问题,环保部门要求这些企业加快整改进度。
在位于江南区的南宁市固宁水泥制品有限公司里,记者看到一辆铲土机正在轰隆隆地作业,整个厂区地面还未硬化,车辆进出将泥土撒了一路。“这里属于工业的小型堆场,由于堆场没有进行封闭或者半封闭的搭棚,进出车辆也未能冲洗,扬尘污染较大,我们要求该公司进行整改。”市环保局大气环境管理科的唐科长说,“但是该公司整改进度缓慢,一个月前,我们下发了停产整改通知书。”当天走访记者看到,该公司仍未进行太大的整改。对此,公司现场负责人解释:“考虑到未来的发展,公司决定进行较大的改造,道路硬化,同时规范流程,一定按照市里的要求完成扬尘整治。”
而南宁永固水泥制品有限公司也在5月底因整改缓慢而被停产。记者当天来到现场时,该公司已经在如火如荼地整改中。只见堆场搭起了蓝色的半封闭棚子,石料等原料也处理干净。“公司正在建设一条进出厂的硬化道路和冲洗平台,预计下个月就能整改好。”该公司现场负责人说。
在广西福基混凝土有限公司记者看到,该公司通往堆场的道路没有硬化,运输车进出有撒漏,再加上道路两旁安装的喷淋系统一直喷水,走上堆场,鞋子、裤腿都沾满了泥。“我们还是建议将这条道路硬化,一方面可以省去喷淋系统,另一方面道路硬化后清扫也容易。” 市环保局大气环境管理科的唐科长说。
今年以来,市环保局对整改进度缓慢,存在问题较多的城区政府和管委会下发了督办函。截至5月31日,市环保局共出动300余人次,检查堆场180余场次,下发限期整改通知书28份,下发督办函6份,下达《责令改正环境违法行为处理决定书》17份,立案处罚企业10家,拟处罚金额80多万元。“这些企业还需加快整改。”市环保局相关负责人说。
3深入推进第二个“100天”扬尘整治
记者了解到,在第一个“100天”中,我市对扬尘的整治已经初显成效,从数据来看,1至5月,我市市区空气质量优良率由去年同期的82.1%上升至93.4%,PM10浓度由去年同期每立方米82毫克下降至72毫克,市区空气质量得到较大改善。
在第一阶段的扬尘整治中,各城区、各部门创新方法,不断提升防控扬尘的实效。例如,青秀区利用“青秀通”及“随手拍”,建立各类微信工作群,搭建各类数字化管理平台,加强沟通协调,提升扬尘治理工作效率;经开区推动园区内混凝土生产企业的技术创新,实现封闭式全自动化生产系统升级,推行绿化全覆盖和洒水作业,全面降低厂区扬尘污染等。
下一步,扬尘整治行动将进入第二个阶段,即6月上旬至9月上旬的巩固提升阶段。据介绍,我市将进一步强化控尘、降尘设备使用的日常监管,同时,借鉴一些扬尘治理启动得较早的城市建立污染责任追溯机制,不仅要对造成污染的具体行为加大处罚力度,还要追究相关企业和企业监管部门的责任。此外将加强执法联动,保持高压态势,采取高压手段,实行高压处置,对涉及多个执法主体的,要采取联动监管、联合执法、联动查处,充分发挥各个监管部门的职责,抓好过程管控,填补管理空缺。
市环保部门表示,接下来堆场扬尘的整治重点依然定在西乡塘区北湖、高新区大学路农职院、江南区沙井、青秀区仙葫三岸、良庆区英华嘉园、五象新区等监测点周边。除了不断巩固现有的成果,还将对场地无硬化、堆场露天无覆盖等基本扬尘防治措施缺失以及整改缓慢的对象进行重点整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