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机床厂商勇攀“智能制造”高峰,龙头装备企业放下身段服务客户,百年煤矿探索循环经济新路,产业链上下游借“一带一路
传统机床厂商勇攀“智能制造”高峰,龙头装备企业放下身段服务客户,百年煤矿探索循环经济新路,产业链上下游借“一带一路”抱团出海……辽宁众多企业在经济下行时期主动适应新常态,努力在苦练内功、外拓市场中寻求转型发展新空间,老工业基地产业结构调整也因此孕育新的希望。
在不久前落幕的上海第九届中国数控机床展览会上,由沈阳机床[6.64%资金研报]集团开发的世界首款“魔方机床”一亮相就惊艳全场。这款名为“I5M8”的五轴平台型机床和近年开发的I5系列机床一起,成为沈阳机床开拓新市场的主力。今年一季度,I5智能机床新增订单1.2万台,同比增长12倍,发货量近2000台。
沈阳机床董事长关锡友说,在去年以来全国机床行业大范围亏损背景下,沈阳机床潜心向智能机床转型多年,如今终于结出硕果;未来集团将在开发新产品、新技术基础上,向新商业模式、构建全新产业生态转型,紧紧抓住“智能制造”的制高点。
与沈阳机床隔几条街,同处沈阳经济技术开发区的沈阳鼓风机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也曾为销售下滑而苦恼。“我们的下游客户主要是大型石化企业,近年来新上石化项目锐减,公司订单不足。”沈鼓总经理孔跃龙告诉记者,在新形势下如何转型突围,一度成为企业生死攸关的课题。
走近沈鼓下属的测控技术有限公司,技术人员正通过“沈鼓云”监控数百家客户企业中的数千台设备运转情况。孔跃龙说,增量市场萎缩了,但存量市场依然不小,关键是有没有去开发。“我们已经销售出去的上万台套大型装备,其改造、升级、维护的需求都很大,当好客户的‘服务生’和‘店小二’,如今已成员工们的共识!”
回顾以往发展历程,不少企业家坦言,重化工业“黄金十年”的高速发展,很多企业都“萝卜快了不洗泥”,不注重研发、管理,而是向规模扩张要效益。“潮水褪去,谁在裸泳暴露无余。”辽宁奥克化学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朱建民说,现在是最坏时期,但也是最好时期,辽宁工业虽然面临很大困难,但这种困难却倒逼企业改革调整,激发出转型升级的无限潜能,“置之死地而后生,企业才能走向成熟。”